从行为心理学的角度出发,一个人写公众号的目的,并不一定就是为了获取别人的点赞和鼓励。但客观上,任何人的表扬赞赏都会给作者的心理带来愉悦的小情感波动,而且这种波动会上瘾,会帮助作者持续的写出更好的文章来,以获取更多的粉丝和关注。
很多人说,我不关注粉丝数量,只想「我手写我心」。把公众号当作日记本,写一点自己的日常所见所感。这可能吗?我觉得当然可能,大千世界,无奇不有。每个人都有一套自己的评价标准和价值判断体系。
但是,绝大多数人,写作公众号都是希望获取更多的关注。即使不是主观上刻意为之,也在客观上不断通过各种方式获取粉丝。我是个小白,粉丝很少。所以,每天我都在想怎么才能获取粉丝的关注?想这个问题,我觉得并不可耻。就像与人谈钱不可耻一样。怕就怕,很多人心里明明很想,嘴上却说无所谓,这样的人才可耻。
所以,当看到和菜头的这篇《公众号创作指南》时,对我是有比较大的触动的。你看,这也是从侧面说明写作和读书的意义,它会让人学会思考。
和菜头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公众号作者。姑且不称他为作家,估计他是不喜欢的,尽管他最近出书了。《公众号创作指南》一共提了六个问题,并一一解答。第二天,他又写了一篇《公众号创作指南续》,另外又谈了几个问题。今天,我们只说前六个问题:
1.微信公众号的排版问题?
2.如何拿到原创标识、评论权限和赞赏?
3.如何增粉?
4.如何减少掉粉?
5.微信公众号的红利期是不是已经过去了?
6.我应该写点什么?
如果没看过这篇文章的,文末提供了链接,可以去看一看,也许你会有所收获。当然,并不是说,我们一定就要按照他所写的去做,而是要通过文章去思考,提出切合你自己实际情况的方案来。而且,即使你全盘照抄,也成不了第二个和菜头。
在之前的文章《人为什么要读书》里,我说过,之所以要读书,就是要通过读书,去观察思考总结生活,变前人的研究成果为己用,结合自身情况再发扬光大。这就是读书的最大价值。
回到《公众号创作指南》一文,这六个问题我们一个一个来说。
首先,微信公众号排版问题。
这是个见仁见智的话题。就像一个人穿衣打扮一样。有些人善于搭配,花了很多心思,将自己打扮得光鲜亮丽,夺人眼球。有些人懂得基本的穿衣法则,没花什么心思,但穿出来给人感觉很舒服,自己也舒服。还有些人,穿衣服不讲究,胡乱抓一件衣服就往身上套,穿的邋里邋遢的,让人避而远之。
这对应了三种微信公众号的排版。第一种是那些花费大量时间设计图片、设计排版,让人爱不释手的公众号。第二种是那些掌握基本规则,按照正常审美排版的公众号。第三种是那些根本不会排版的,或者乱七八糟学人排版照猫画虎的,又或者是不符合手机阅读规律,还按照传统纸媒排版的公众号。
这三种类型的微信公众号,只要稍微注意一下,相信你都看见过。
和菜头的观点是,不要将过多的时间浪费在表现形式上,而应该专注写作本身。这一点,我相信很多刚开始写作和接触公众号排版的朋友都深有感触。好不容易,写好一篇文章,总想排版精美一点,面子上更漂亮一点。于是,就去向人打听,该怎么排版?
结果坏事了,从不同的人处听到的答案是不一样的。各人推荐的微信排版编辑器也不尽相同,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。到最后,你也不知道到底哪一个更适合你。最好的办法是什么呢?那就是都试试,只有自己体验了才知道哪家好。但这样做,有一个很不好的结果,那就是往往会在排版设计上浪费大量的时间。
对于初学者,这是得不偿失的。
美是所有人都向往的东西,越美肯定越受欢迎。但如果你是一个和我一样的初学者,没有专门的排版设计人员,没有像「可能吧」阿禅那样编程设计技术的话,不如把时间花费在写作和看书上。排版就用微信自己的编辑器,基础的功能它都提供了,完全能胜任一篇文章的编辑排版工作。花5-10分钟,分行分段,重点加粗加黑,再配上简单图片或者音乐视频就可以完成一篇文章的排版工作。
对于初学者来说,这是相对比较好的做法。我原来也去研究了秀米、i排版、135编辑器等等各式各样的排版工具,结果搞得我晕头转向筋疲力尽。后来,我索性就在简书写作,利用微信自己的编辑器,按照上面的方法,5分钟就可以排出一个大方得体的版式来。这对我来说,一方面节省了很多时间,另一方面也得到了我要的效果。
其次,如何拿到原创标识、评论权限和赞赏问题。
因为目前来说,微信并没有放开原创权限,公众号作者也不能主动申请,只能被动的等待微信邀请开通。所以,我们只需要做好内功,多写原创文章就可以了。云开日当头,推窗风自来。我个人的体验是,只要文章原创首发在微信公众号,后台互动多一点,点赞、阅读和转发多一点,邀请的时间就会快一些。
有人说,我没有互动,也没人给我点赞转发。那我要问你,谁没有几个朋友,谁没有几个群组,谁不刷朋友圈。所以,最开始的互动点赞就是主动去邀请你的亲朋好友。请他们为你点赞,这是最有效的方式。实在不行的话,给他们发点红包,鼓励一下,这个效果相当明显。
我自己做过两个微信公众号,一个是公司的「寻香茶社」,开通的时间比较早,但真正写原创是今年3月份的事情。大概历时3个星期左右,就被邀请开通了原创保护和评论功能。
另一个就是现在个人的「茶人老七」公众号。这个号是今年3月25日申请的,之前一直是作为私人诗歌仓库来对待的,也没有多少人关注,大概只有10来个。
一直到8月中旬,我才开始逐渐加快更新频率,一直到现在的坚持日更。「茶人老七」公众号是9月30日拿到原创邀请的。历时6个星期左右。相对来说,要比寻香茶社慢了3个星期。具体原因我也不太清楚,可能是粉丝少,互动少的缘故。后期,我增加了互动的频率,感觉效果比较明显。
第三,如何增粉问题。
这个问题,有很多营销公众号专门做过大量的研究,也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办法。但是,如你所知,并不是每一个都适合你。我这里讲的你,是指一个单独的个体,一个刚开始写公众号的你,就像我一样。我的粉丝少,关于这个问题,我自己并没有太多的发言权。
但是,我也很好奇和渴望知道怎么增加粉丝。就像我看到和菜头的这篇《公众号创作指南》一样,他在里面贴了一个最近一段时间内每天取消关注人数的图片。当时,我的第一个反应就是,如果我每天的新增关注数,与和菜头每天取关数一样多的话,我就心满意足了。
也许看到这里你会问,你标题不是这么写的。的确,我的标题写的是:如果每天像和菜头那样掉粉,我就心满意足了。这是我思考后,写出来的标题。一开始准备写作文章的时候,标题就是:如果我每天的新增关注数,与和菜头每天取关数一样多的话,我就心满意足了。
一来,这是我真实的心理状况的反应,我确实没奢望每天能像他那样掉粉,那得是多大的粉丝基数才能做到的。我只是希望每天增加千儿八百的粉丝,那就非常开心了。
二来,我改这个标题是因为,原来的标题实在太长了,而且很啰嗦,又不太好改,所以思来想去,只好反过来用了现在的标题。关于标题的修改和拟定,是一个很大的学问,我才刚刚开始学习,后面的路还很长。
回到如何增粉的问题上来。当然,我知道,每天像和菜头那样掉粉,是件不可能的事情。我们成不了他,也别老想着成为他。如何增粉,涉及到公众号运营的问题。我们经常听到两种不同的观点。
第一个观点,就是要把微信公众号,当作一个产品去开放、推广和维护,要打造自己的个人品牌。这是从产品的角度出发,是比较现实的观点。很多人,包括我自己在内,也愿意接受这样的观点。
第二个观点,就是只关注写作本身。其他一切都是虚的,唯有内容才是王道。只有写出好的内容、好的文章,别人才愿意分享。在以前,没有互联网,写作还是少数人拥有的特权时代,很多作者在没有写出好的文章之前,也是默默无闻的。甚至,即使写出了好的文章,也是等到死后才出名。这样的例子,不胜枚举。
尽管现在时代不同了,但本质没有改变。所以,我觉得一个聪明的公众号写作者,是应该把两者结合起来。写出好内容是基础和前提,像产品一样去推广维护是手段和方法,两者缺一不可。
那要怎么做呢?首先,得弄明白一个道理,我们做微信公众号的初衷是什么?很多人搞不清楚,总是盲目跟风,别人开一个微信公众号,我也跟着开一个。
诚然,很多人开公众号是受了大V们的影响,也希望和他们一样出名。但是,你要知道,任何一个行业,站在金字塔顶端的永远只有那么几个人,而我们大部分人都不过是金字塔地下的基石。这是个残酷的现实,认清了这一点,其实对我们运营微信公众号是有帮助的。
第四,如何减少掉粉问题。
和菜头在《公众号创作指南》里说的很清楚,你要认清一个基本事实:只要你发内容,就一定会掉粉。这是个必然现象,是自然界的一种客观规律。没有哪一个人说过,我从来只是在增粉,而没有出现过掉粉的现象。从来没有人说这个话。既然掉粉是不可避免的,那我们要做的就是增量超过减少量,其结果是我们依然在增长。
这个世界上,总有人不喜欢你。就像我在一篇文章里说过,不要把所有人都当成你的客户,你只需要服务好那些选择你的客户。有些人总是本末倒置,满世界去拉客户求关注,而忽略了一直站在你身边,选择你的客户。
另外,放平心态,是一件很重要的事。有了平和心态,你才能更加安心的写作。俗话说,做好内功,花香自来。
第五,微信公众号的红利期是不是已经过去了的问题。
这是个有趣的问题。社会发展如潮水般向前推进,当年的博客时代,微博时代,如今的微信时代,甚至未来的某个时代,每个时代都有站在前沿的弄潮儿。有些人借助先发优势,成为了大V和明星,但更多的人,却在时代的浪潮里被拍死在沙滩上。
你看到的只不过是成功的那一小撮,更多的人都已经消失不见。
所以关于红利期是否过去这个问题,一直在讨论但没有结论。大家总有一个错误的感觉,那就是所有的红利期我都没赶上。就像在网上开店,现在越来越多人感慨,要是放在十几年前,只要是商品,都能卖出去,赶上那一拨红利期,猪都能飞上天。
看似我们是错过了红利期,但同时我们发现,有很多优秀的后起之秀,仍然在不断涌现。他们并没有在最开始的那一拨红利期出现,而是在大家都认为红利期已经过了的时候,才出现在大家的视野里。这让人有理由相信,只要有好的产品,好的服务,照样会获得足够多的关注度。
其实,做公众号也是一样。现在整个平台里,仍然缺少非常优质的原创作者,不管是文字、音频还是视频,机会仍然是大把大把的。现代人的眼光越来越高,再也不是瞎猫碰到死耗子和守株待兔的时代。随着整个社会物质生活的丰富和精神文明的提高,人类越来越能分辨哪些是真正的好东西,哪些是一堆垃圾。
只有做更有质量的内容,才是正途。内容为王这句话,放在任何时代,都是不会过时的。毕竟,到哪一个时代,都不可能完全生活在泡沫里。由于地球引力的作用,我们不可能永远漂浮在空中,猪最终也会落地,在猪圈里吃喝拉撒睡,那才是正道。
第六,我应该写点什么的问题。
这个话题,在我之前的文章,《干货|每个人都会的写作训练》和《写不下去的时候,我都做了些什么?》里,都有详细的说明。
写作是帮助我们建立思考体系,理清逻辑思维的一个重要的工具。写作的好处,是显而易见的。
1.写作能活跃思维,提高语言组织能力
2.写作能观察生活,提升发现美的能力
3.写作能重建记忆,提高知识积累能力
4.写动能检视内心,提升识别判断能力
5.写作能神游物外,提高思维想象能力
6.写作能介入生活,提升通联世界能力
7.写作能成就自我,提升收获幸福能力
上面这些优点和好处,都是写作可以带给我们普通人的好处。也许我们不能成为一个大文学家,也不可能成为一个大哲学家、思想家。但是,普通人通过写作,依然可以强化自己的思维、观察生活发现美好,提升知识积累,获得幸福感和满足感,让世界为你喝彩。
我在《干货|每个人都会的写作训练》里提到过一个基础写作训练的方法,这并不是我的发明,而是从人类的老祖宗那里得来的。
在远古时代,是没有写作这回事的。所有的故事和祖训都是通过口口相传的形式一代代传下来。直到文字的发明,才开始有了写作。所以我说,如果你不会写作,那就把你说的话转化成文字,这就是最基础的写作训练。
以前总认为,写作是极少的一小部分具有文学天赋的人才能干的事情。如今,随着微信公众号、头条号、简书等等网络平台的蓬勃发展,写作已经不是少数人的专利,而是成为了大众的情人。人人都可以写作,人人都能写作。
那写作要写些什么呢?其实,什么都可以写。如果,仔细观察一下周围,你会发现,可写而且能写的东西有很多。身边的家人朋友,房间里的桌椅板凳,花市里的草木鱼虫,街边的花猫黑狗,手头上的一本书,电影院里的一部电影,手机里的一首歌。这一切,你都可以下来。
所以,很多人担心自己没什么可写的,这是完全没有道理的。套用伟人说的一句话,勇敢的写吧,年轻人,你将大有可为。
很多人说,我不关注粉丝数量,只想「我手写我心」。把公众号当作日记本,写一点自己的日常所见所感。这可能吗?我觉得当然可能,大千世界,无奇不有。每个人都有一套自己的评价标准和价值判断体系。
但是,绝大多数人,写作公众号都是希望获取更多的关注。即使不是主观上刻意为之,也在客观上不断通过各种方式获取粉丝。我是个小白,粉丝很少。所以,每天我都在想怎么才能获取粉丝的关注?想这个问题,我觉得并不可耻。就像与人谈钱不可耻一样。怕就怕,很多人心里明明很想,嘴上却说无所谓,这样的人才可耻。
所以,当看到和菜头的这篇《公众号创作指南》时,对我是有比较大的触动的。你看,这也是从侧面说明写作和读书的意义,它会让人学会思考。
和菜头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公众号作者。姑且不称他为作家,估计他是不喜欢的,尽管他最近出书了。《公众号创作指南》一共提了六个问题,并一一解答。第二天,他又写了一篇《公众号创作指南续》,另外又谈了几个问题。今天,我们只说前六个问题:
1.微信公众号的排版问题?
2.如何拿到原创标识、评论权限和赞赏?
3.如何增粉?
4.如何减少掉粉?
5.微信公众号的红利期是不是已经过去了?
6.我应该写点什么?
如果没看过这篇文章的,文末提供了链接,可以去看一看,也许你会有所收获。当然,并不是说,我们一定就要按照他所写的去做,而是要通过文章去思考,提出切合你自己实际情况的方案来。而且,即使你全盘照抄,也成不了第二个和菜头。
在之前的文章《人为什么要读书》里,我说过,之所以要读书,就是要通过读书,去观察思考总结生活,变前人的研究成果为己用,结合自身情况再发扬光大。这就是读书的最大价值。
回到《公众号创作指南》一文,这六个问题我们一个一个来说。
首先,微信公众号排版问题。
这是个见仁见智的话题。就像一个人穿衣打扮一样。有些人善于搭配,花了很多心思,将自己打扮得光鲜亮丽,夺人眼球。有些人懂得基本的穿衣法则,没花什么心思,但穿出来给人感觉很舒服,自己也舒服。还有些人,穿衣服不讲究,胡乱抓一件衣服就往身上套,穿的邋里邋遢的,让人避而远之。
这对应了三种微信公众号的排版。第一种是那些花费大量时间设计图片、设计排版,让人爱不释手的公众号。第二种是那些掌握基本规则,按照正常审美排版的公众号。第三种是那些根本不会排版的,或者乱七八糟学人排版照猫画虎的,又或者是不符合手机阅读规律,还按照传统纸媒排版的公众号。
这三种类型的微信公众号,只要稍微注意一下,相信你都看见过。
和菜头的观点是,不要将过多的时间浪费在表现形式上,而应该专注写作本身。这一点,我相信很多刚开始写作和接触公众号排版的朋友都深有感触。好不容易,写好一篇文章,总想排版精美一点,面子上更漂亮一点。于是,就去向人打听,该怎么排版?
结果坏事了,从不同的人处听到的答案是不一样的。各人推荐的微信排版编辑器也不尽相同,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。到最后,你也不知道到底哪一个更适合你。最好的办法是什么呢?那就是都试试,只有自己体验了才知道哪家好。但这样做,有一个很不好的结果,那就是往往会在排版设计上浪费大量的时间。
对于初学者,这是得不偿失的。
美是所有人都向往的东西,越美肯定越受欢迎。但如果你是一个和我一样的初学者,没有专门的排版设计人员,没有像「可能吧」阿禅那样编程设计技术的话,不如把时间花费在写作和看书上。排版就用微信自己的编辑器,基础的功能它都提供了,完全能胜任一篇文章的编辑排版工作。花5-10分钟,分行分段,重点加粗加黑,再配上简单图片或者音乐视频就可以完成一篇文章的排版工作。
对于初学者来说,这是相对比较好的做法。我原来也去研究了秀米、i排版、135编辑器等等各式各样的排版工具,结果搞得我晕头转向筋疲力尽。后来,我索性就在简书写作,利用微信自己的编辑器,按照上面的方法,5分钟就可以排出一个大方得体的版式来。这对我来说,一方面节省了很多时间,另一方面也得到了我要的效果。
其次,如何拿到原创标识、评论权限和赞赏问题。
因为目前来说,微信并没有放开原创权限,公众号作者也不能主动申请,只能被动的等待微信邀请开通。所以,我们只需要做好内功,多写原创文章就可以了。云开日当头,推窗风自来。我个人的体验是,只要文章原创首发在微信公众号,后台互动多一点,点赞、阅读和转发多一点,邀请的时间就会快一些。
有人说,我没有互动,也没人给我点赞转发。那我要问你,谁没有几个朋友,谁没有几个群组,谁不刷朋友圈。所以,最开始的互动点赞就是主动去邀请你的亲朋好友。请他们为你点赞,这是最有效的方式。实在不行的话,给他们发点红包,鼓励一下,这个效果相当明显。
我自己做过两个微信公众号,一个是公司的「寻香茶社」,开通的时间比较早,但真正写原创是今年3月份的事情。大概历时3个星期左右,就被邀请开通了原创保护和评论功能。
另一个就是现在个人的「茶人老七」公众号。这个号是今年3月25日申请的,之前一直是作为私人诗歌仓库来对待的,也没有多少人关注,大概只有10来个。
一直到8月中旬,我才开始逐渐加快更新频率,一直到现在的坚持日更。「茶人老七」公众号是9月30日拿到原创邀请的。历时6个星期左右。相对来说,要比寻香茶社慢了3个星期。具体原因我也不太清楚,可能是粉丝少,互动少的缘故。后期,我增加了互动的频率,感觉效果比较明显。
第三,如何增粉问题。
这个问题,有很多营销公众号专门做过大量的研究,也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办法。但是,如你所知,并不是每一个都适合你。我这里讲的你,是指一个单独的个体,一个刚开始写公众号的你,就像我一样。我的粉丝少,关于这个问题,我自己并没有太多的发言权。
但是,我也很好奇和渴望知道怎么增加粉丝。就像我看到和菜头的这篇《公众号创作指南》一样,他在里面贴了一个最近一段时间内每天取消关注人数的图片。当时,我的第一个反应就是,如果我每天的新增关注数,与和菜头每天取关数一样多的话,我就心满意足了。
也许看到这里你会问,你标题不是这么写的。的确,我的标题写的是:如果每天像和菜头那样掉粉,我就心满意足了。这是我思考后,写出来的标题。一开始准备写作文章的时候,标题就是:如果我每天的新增关注数,与和菜头每天取关数一样多的话,我就心满意足了。
一来,这是我真实的心理状况的反应,我确实没奢望每天能像他那样掉粉,那得是多大的粉丝基数才能做到的。我只是希望每天增加千儿八百的粉丝,那就非常开心了。
二来,我改这个标题是因为,原来的标题实在太长了,而且很啰嗦,又不太好改,所以思来想去,只好反过来用了现在的标题。关于标题的修改和拟定,是一个很大的学问,我才刚刚开始学习,后面的路还很长。
回到如何增粉的问题上来。当然,我知道,每天像和菜头那样掉粉,是件不可能的事情。我们成不了他,也别老想着成为他。如何增粉,涉及到公众号运营的问题。我们经常听到两种不同的观点。
第一个观点,就是要把微信公众号,当作一个产品去开放、推广和维护,要打造自己的个人品牌。这是从产品的角度出发,是比较现实的观点。很多人,包括我自己在内,也愿意接受这样的观点。
第二个观点,就是只关注写作本身。其他一切都是虚的,唯有内容才是王道。只有写出好的内容、好的文章,别人才愿意分享。在以前,没有互联网,写作还是少数人拥有的特权时代,很多作者在没有写出好的文章之前,也是默默无闻的。甚至,即使写出了好的文章,也是等到死后才出名。这样的例子,不胜枚举。
尽管现在时代不同了,但本质没有改变。所以,我觉得一个聪明的公众号写作者,是应该把两者结合起来。写出好内容是基础和前提,像产品一样去推广维护是手段和方法,两者缺一不可。
那要怎么做呢?首先,得弄明白一个道理,我们做微信公众号的初衷是什么?很多人搞不清楚,总是盲目跟风,别人开一个微信公众号,我也跟着开一个。
诚然,很多人开公众号是受了大V们的影响,也希望和他们一样出名。但是,你要知道,任何一个行业,站在金字塔顶端的永远只有那么几个人,而我们大部分人都不过是金字塔地下的基石。这是个残酷的现实,认清了这一点,其实对我们运营微信公众号是有帮助的。
第四,如何减少掉粉问题。
和菜头在《公众号创作指南》里说的很清楚,你要认清一个基本事实:只要你发内容,就一定会掉粉。这是个必然现象,是自然界的一种客观规律。没有哪一个人说过,我从来只是在增粉,而没有出现过掉粉的现象。从来没有人说这个话。既然掉粉是不可避免的,那我们要做的就是增量超过减少量,其结果是我们依然在增长。
这个世界上,总有人不喜欢你。就像我在一篇文章里说过,不要把所有人都当成你的客户,你只需要服务好那些选择你的客户。有些人总是本末倒置,满世界去拉客户求关注,而忽略了一直站在你身边,选择你的客户。
另外,放平心态,是一件很重要的事。有了平和心态,你才能更加安心的写作。俗话说,做好内功,花香自来。
第五,微信公众号的红利期是不是已经过去了的问题。
这是个有趣的问题。社会发展如潮水般向前推进,当年的博客时代,微博时代,如今的微信时代,甚至未来的某个时代,每个时代都有站在前沿的弄潮儿。有些人借助先发优势,成为了大V和明星,但更多的人,却在时代的浪潮里被拍死在沙滩上。
你看到的只不过是成功的那一小撮,更多的人都已经消失不见。
所以关于红利期是否过去这个问题,一直在讨论但没有结论。大家总有一个错误的感觉,那就是所有的红利期我都没赶上。就像在网上开店,现在越来越多人感慨,要是放在十几年前,只要是商品,都能卖出去,赶上那一拨红利期,猪都能飞上天。
看似我们是错过了红利期,但同时我们发现,有很多优秀的后起之秀,仍然在不断涌现。他们并没有在最开始的那一拨红利期出现,而是在大家都认为红利期已经过了的时候,才出现在大家的视野里。这让人有理由相信,只要有好的产品,好的服务,照样会获得足够多的关注度。
其实,做公众号也是一样。现在整个平台里,仍然缺少非常优质的原创作者,不管是文字、音频还是视频,机会仍然是大把大把的。现代人的眼光越来越高,再也不是瞎猫碰到死耗子和守株待兔的时代。随着整个社会物质生活的丰富和精神文明的提高,人类越来越能分辨哪些是真正的好东西,哪些是一堆垃圾。
只有做更有质量的内容,才是正途。内容为王这句话,放在任何时代,都是不会过时的。毕竟,到哪一个时代,都不可能完全生活在泡沫里。由于地球引力的作用,我们不可能永远漂浮在空中,猪最终也会落地,在猪圈里吃喝拉撒睡,那才是正道。
第六,我应该写点什么的问题。
这个话题,在我之前的文章,《干货|每个人都会的写作训练》和《写不下去的时候,我都做了些什么?》里,都有详细的说明。
写作是帮助我们建立思考体系,理清逻辑思维的一个重要的工具。写作的好处,是显而易见的。
1.写作能活跃思维,提高语言组织能力
2.写作能观察生活,提升发现美的能力
3.写作能重建记忆,提高知识积累能力
4.写动能检视内心,提升识别判断能力
5.写作能神游物外,提高思维想象能力
6.写作能介入生活,提升通联世界能力
7.写作能成就自我,提升收获幸福能力
上面这些优点和好处,都是写作可以带给我们普通人的好处。也许我们不能成为一个大文学家,也不可能成为一个大哲学家、思想家。但是,普通人通过写作,依然可以强化自己的思维、观察生活发现美好,提升知识积累,获得幸福感和满足感,让世界为你喝彩。
我在《干货|每个人都会的写作训练》里提到过一个基础写作训练的方法,这并不是我的发明,而是从人类的老祖宗那里得来的。
在远古时代,是没有写作这回事的。所有的故事和祖训都是通过口口相传的形式一代代传下来。直到文字的发明,才开始有了写作。所以我说,如果你不会写作,那就把你说的话转化成文字,这就是最基础的写作训练。
以前总认为,写作是极少的一小部分具有文学天赋的人才能干的事情。如今,随着微信公众号、头条号、简书等等网络平台的蓬勃发展,写作已经不是少数人的专利,而是成为了大众的情人。人人都可以写作,人人都能写作。
那写作要写些什么呢?其实,什么都可以写。如果,仔细观察一下周围,你会发现,可写而且能写的东西有很多。身边的家人朋友,房间里的桌椅板凳,花市里的草木鱼虫,街边的花猫黑狗,手头上的一本书,电影院里的一部电影,手机里的一首歌。这一切,你都可以下来。
所以,很多人担心自己没什么可写的,这是完全没有道理的。套用伟人说的一句话,勇敢的写吧,年轻人,你将大有可为。
本文地址://www.gogoparty.cc//article/2019/0901/9910.html